运动技能训练是指通过系统、有计划的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在特定运动项目或领域中的运动技能、体能、协调性和竞技水平的过程。这种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并有助于塑造积极的生活方式。大学生运动技能训练可以包括各种体育运动和锻炼方式,涵盖团体体育、个人体育等多个方面。

一、训练目标
1、掌握技能,增强体质
优化完成体育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2—3项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推进课内外一体化,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要求。
2、依托专业,树立品牌
全面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根据我校不同专业特点,以体育理论课、体育社团、校运动队为载体,打造体医结合精品课程,促进体育课程外延。
3、培养健康理念,实现终身受益
构建科学、有效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为学生今后工作、生活提供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
4、课程思政,以“体”育人
发挥体育教育功能,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培养学生拼搏奋进、团结友爱优秀品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
1、体育选项课:面向大一、大二开设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木球、珍珠球、手球、健美操、瑜伽、跆拳道、太极拳、排舞、定向运动13门课程,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
2、体育选修课: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和健身文化优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面向大三、大四、研究生学生开设羽毛球、曳步舞、游泳、体适能训练、健身指导、运动风筝等体育选修课程。
3、体育保健课:面向身体患有残疾或处于疾病恢复期等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的学生开设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项目。
4、课外体育锻炼课: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自选)学生开设,采用校园阳光跑和体育社团课外辅助等组织形式,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行为习惯。